金屬制品獲利保衛戰正式打響,鋼材價格一日千里
發布時間:2019-05-04 14:34:46來源:
現在鋼廠獲利處在近幾年罕見的高位,在采購質料時,為保持較高的出產功率,簡直都毫不猶豫地買入高品質鐵礦石。
曾經白菜價的鋼材又成了金疙瘩。與此一同屆時方才制品如,波形護欄,波紋涵管,高速護欄,市政護欄,護欄網,鋅鋼護欄等產品價格大幅上漲。對于金屬制品公司來說,金屬制品的大規模出產
即意味著大風險。近期,我國證券報記者參加大連商品買賣所安排的黑色工業鏈調研活動,對工業鏈相關企業進行了走訪。在調研中了解到,越來越多的企業活潑運用期貨對沖價格風險,確認原材料成本和出產獲利,為企業穩健運營保駕護航。
在本年上半年的行情中,鋼、礦走勢顯著分化:礦價整體出現單邊下行走勢,自680元/噸跌至400元/噸區間;螺紋鋼則在2800元/噸至3600/噸之間寬幅震動。這意味著,鋼廠囤貨庫存風險加大,鐵礦石買賣企業套保需求杰出,基差買賣機會凸顯。
鋼廠方面,北方某國有大型鋼企相關負責人介紹稱,“3月份,公司考慮到當時鐵礦石現貨價格與1709合約基差達130多元/噸,后期跌落風險加大,及時進行了下降庫存的操作,一同選擇買入1709合約進行保護,終究在4月份現貨商場出現了大跌,經過此次操作減少了100多元/噸的庫存丟掉,有用規避了商場風險。”
據了解,本年上半年鐵礦石期貨成交量、日均持倉量分別為13186萬手、96.26萬手,是上半年大商所成交量最大的期貨品種。
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明,上半年煤焦礦職業客戶運用期貨商場對沖價格風險,有用確認原材料本錢和出產獲利,為工業客戶的穩健運營保駕護航。下一步,大商所將推動鐵礦石期貨引進境外出資者,進一步完善商場結構,促進期貨價格更加公開、透明,進一步發揮期貨商場服務工業客戶的功用。
我國作為全球鐵礦石最大的進口國,全年進口量占全球的70%,而供給端首要卻并不在國內。世界三大礦山必和必拓、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的鐵礦石供給量占全球的七成以上,保持價格獨占優勢,必定程度上緊縮了處于下流的國內鋼企獲利。